发布作品

登录

第十一届国际家禽产业论坛盛大开幕

国际畜牧网 2022年07月23日

食业-头条

7月22日,2022(第十一届)国际家禽产业论坛(IPFC)在济南成功召开,来自禽肉禽蛋产业链的600余名专家、企业家和各界代表参加此次盛会。

新冠疫情刚爆发的2020年,2020(第九届)国际家禽产业论坛围绕“创新进取中的家禽产业”主题,为家禽行业多维度剖析困境、发现机遇。时隔两年,再反复的新冠疫情渐成常态的今天,本届论坛聚焦“家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全球家禽业变局、中国禽肉国际贸易形势分析、市场驱动育种研发进展与趋势、生命周期碳足迹与碳中和管理、数字化深度应用赋能产业升级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与不确定性共处,迎来新一轮的韧性成长”。

shiyetoutiao

论坛现场shi-ye-tou-tiao.cn

shiyetoutiao

莱伽传媒总经理李丁丁致开幕词

shiye-toutiao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新致辞

随着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和标准化等不断赋能家禽产业,小户、散户逐步退出,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山东省的鸡蛋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肉鸡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6%以上,肉鸭规模化养殖比重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当前山东省家禽业与全国一样,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资源环境要素趋紧、市场紧增压力加大、不确定性风险依然较多,生物安全风险隐患隐存,面对新的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练好内功,加快新旧功能转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山东省家禽业一定会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

食业-头条

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副主席、秘书长王生雨致辞

近年来,我国禽肉产量在不断增加,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要求2025年我国的禽肉产量要达到2220万吨,然而截至2021年,2380万吨的禽肉产量已经创下历史新高;但是,这却出现了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而要控制过剩的产能,力争供需平衡,我们产业还需力争向食品工业转移、扩大消费。同时,养殖产业还要适度调整规模,除了政府的引导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有效监督外,这与企业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行业自律是分不开的。食业-头条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云飞主持上午论坛

白羽肉鸡还需加快数量和优质品种培育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文杰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文杰在《中国肉鸡育种进展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表示:“截至2021年,我国的肉鸡培育已经取得极大的进展,我国培育黄羽肉鸡新品种62个,这个品种数量在肉鸡生产较发达国家中最高;广明2号、圣泽901和沃德188三个自主培育白羽肉鸡配套系通过审定,实现了0-1的突破;对于小型白羽肉鸡而言,WOD168、WOD158、益生909三个系列在我国的生产总量已有220万吨,占比达10%。”shi-ye-tou-tiao.cn

“然而,虽然我国的黄羽肉鸡和小型白羽肉鸡完全自主育种,但占我国鸡肉生产总量56%(1288万吨)的白羽肉鸡仍主要依赖进口。为此,《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自主培育白羽肉鸡配套系要达4-6个,商品肉鸡市场占有率超过60%以上。”文杰称,“以及,现阶段我国的肉鸡产业还面临着饲料资源短缺、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产品品质安全、动物福利、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想取得长足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培育出高效、优质、抗病的新品种。”食-业头条

此外,文杰还说道:“其中,关于消费者较为关注的鸡肉品质,我们育种研发要切实注重黄羽肉鸡真正品质本身,而不是在现如今花费极大精力的外观、体型、羽毛羽色或者肤色上面;尤其是黄羽肉鸡屠宰冰鲜的上市,我们则更需要转变到正确的方向上。而对白羽肉鸡而言,我们则需要关注因为肉鸡快速生长、胸肌比重过大而导致的鸡肉品质生理性病变问题。”

我国禽肉进口有增,出口势头更盛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肉食水产部副主任黄海千食-业头条

“目前全世界有18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向中国出口猪肉,有25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向中国出口牛肉,有10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向中国出口禽肉,有8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向中国出口羊肉。今年前五个月,因为国内猪肉价格下降,进口猪肉的企业的动能积极性降低,所以进口猪肉总量有所下降,而禽肉进口的比例却有稍微增长,占整体肉类进口总量的20%。”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肉食水产部副主任黄海千在《中国禽肉国际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中称。食业-头条

进口虽然禽肉占的比例不是很多,但是出口上占绝对的比重,这个数量是万吨的单位,2022年1-5月,我国禽肉出口产量同比增长27.2%,出口量达24.5万吨禽肉。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日本堂食放开,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对马来西亚、欧盟出口增长迅猛,以及受俄乌冲突,通胀等影响,我禽肉出口竞争力逐渐得以提高。黄海千还表示,“此外,作为全球禽肉生产大国,在碳排放大环境的驱使下,禽肉将是整体肉类中最有利的品种。”shi-ye-toutiao

展望十年,禽肉消费将成主流趋势

荷兰合作银行动物蛋白全球高级分析师Nan-Dirk Mulder

新冠疫情、全球贸易、国际冲突、极端天气等多种问题的出现,国际饲料价格不断提升,加之禽流感疫情导致的产能降低,禽肉价格得以提升。在消费方面,食品价格的长期上扬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更多的消费者正从价格昂贵的牛肉和猪肉产品,转向鸡肉和鸡蛋等蛋白产品,这对于家禽行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信号;以及,新冠疫情封控期间,禽肉消费需求大幅增长,禽肉产品也由食品服务更多地转向了零售渠道。荷兰合作银行动物蛋白全球高级分析师Nan-Dirk Mulder在《全球家禽产业展望》演讲中称:“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如果疫情过去,禽肉生产商又要转变销售渠道,改变产品形式,这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此外,禽流感疫情也将严重威胁到国际禽肉贸易,甚至会影响到多数国家种鸡的进出口。”

而对于饲料原料而言,虽然巴西和南亚国家成为国际上新的供应来源,但是俄罗斯、乌克兰两大原料出口国的供应中断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一大挑战,饲料价格或仍将保持高位水平,这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到1年全球市场将保持紧缩,虽然需求仍然存在,但生产规模并不会有很大的提升

Mulder最后表示:“值得庆幸的是,展望2030年的发展前景,鸡肉消费市场将增长25%,而鸡肉也会成为增长最快的蛋白质。而其中85%的增长将来自于新兴市场,单就亚洲而言就占据65%,中国更会成为亚洲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增长为未来10年中国行业的增长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猪禽市场渐趋平衡,产业结构仍待升级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禽产业研究院院长许毅

我国的猪肉产量从2017年6800万吨,到2020年的2300万吨,整体降幅高达66%;由于替代效应,非洲猪瘟给予禽肉在数量和机会上的发展空间,现如今,猪肉和禽肉的市场博弈已逐步平衡。然而,相比黄羽肉鸡35%的C端冰鲜销售,白羽肉鸡在零售渠道的占比仅为2-3%。此外,我国的禽肉生产还有着生产效率不足、种源波动较大、食品安全矛盾突出和养殖排放污染等诸多不确定性的挑战。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禽产业研究院院长许毅在演讲《新希望六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践行》时称,“为此,家禽生产商不仅需要在不确定性的经营中寻找相对确定性并变现,更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因为不同于经营,结构性的不确定性会改变产业格局,带来根本性影响。”

以美国肉鸡产业组织形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为例,从50年代的养殖户、饲料企业、屠宰公司三者之间的交互发展,早期的是饲料产业作为一个产业链的整合者,来调节整个产业链,直至如今形成了以种禽、养殖、饲料和屠宰为成本中心,食品企业作为价值中心兑现价值的产业链整合者的商业模式。因为惟有寻找高质量的增量,才是发展之道,这已是从存量经济到增量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家禽企业来讲,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才能覆盖抵御不确定性。食-业头条

对此,我们可以发现,种禽、饲料、养殖、冷藏、调理品的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极大地降低系统风险,因为这样的产业结构能够确保利润中心明确、专业人做专业事和单只利润最大化。许毅最后还强调:“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是产业生态的根基所在,做精白羽肉鸡的战略旨在实现数量增长协同质量和结构升级。”

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亚莉:

祖代鸡企业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一是,当企业面临着新冠疫情、禽流感等多种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应从全局出发,不能只考虑自身小团体的利益;二是,在我们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变化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种禽安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员工利益和生态环保等多方面内容,确保足够优质的产品品质。shi-ye-tou-tiao.cn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文杰:食-业头条

包括肉鸡生产在内的整个畜牧业生产,主要的任务是保证有效的供给。从供给量和消费量角度来看,中国的鸡肉生产,尽管从产量上来说,在全世界三倍以上的,但是人均占比是很低的,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实际上从长远或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提高人均消费量,人均产量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加之现在饲料资源这块压力非常大,所以更需要高效的,进一步提高国际生产效率。给消费者、给社会提供价廉优美的优质畜产品。shi-ye-tou-tiao.cn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云飞:食业-头条

我们家禽行业的种鸡既要依赖进口,也要加大自主培育。我们希望家禽行业能够通过一定时间的共同努力,解决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把白羽肉鸡能够做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并不断提高生产绩效,以此为生产者谋利,为消费者造福。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禽产业研究院院长许毅:shi-yetoutiao.cn

行业周期产生的损失、企业之间的博弈,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只有企业正向地面对博弈、面对损耗,才能从自身去找原因,更有效的提高自己。以及,现在的企业还需要通过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关键时期还需要进行企业之间的联动,才能保证企业和行业健康发展。食-业头-条

泰森中国区战略采购高级总监陆青主持下午论坛shi-ye-toutiao.cn

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管理体系或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专委会主任王洪涛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专委会主任王洪涛在《生命周期碳足迹与碳中和管理》报告中如是说道:“各种各样的产品,无论是酱鸭还是口罩,这都是终端的消费品,往前追踪有如包装的零部件,再往前有禽类养殖的行业原料生产,再往前还有如电力、运输、燃油在内的过程,所有的这些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依此,我们就可以追踪各个环节的碳足迹。”shiyetou-tiao.cn

未来,在碳减排、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势下,任一企业都应该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管理体系,正如2022年3月两会,新希望提出《关于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工作的提案》,以期完善碳足迹管理机制,组织建设农产品碳足迹信息化管理平台,准确核算排放量并采取减排措施。

王洪涛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管理体系是基于产品碳足迹去核算各环节碳排放的有利工具,然后推动全生命周期全过程持续的减排、大幅的减排、协同的减排,最终实现碳中和。同时,这也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基于病原常在论的健康养殖,还需适当逆向思维

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孙迎春

鸡群重要管理的根本原则不是‘有事没事用点药’,而是逆向思维下的‘没病干嘛要用药’?”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孙迎春在做《逆向思维·正向管控》演讲时称,“而且,养鸡是以生物安全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包含生物防控、设备管理、环境控制、药品管控、饲料管控、车辆管控和人员管理等多方面的控制。然而,要想实现过程可控制、结果可预期的完美效果,还须做到健康养殖。”

健康养殖是基于病原常在论,在夯实生物安全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净化、每日消毒、经济通风、精准饲喂和灰尘管控五项基本管理措施和环境免疫法,实现饲养周期零用药和产蛋鸡灭活苗零免疫。确保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现场管控三个要素,有效做到垂直传播疾病和水平传播疾病两个维度的控制,从而实现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隔离区、发病零指向的一个目标。shiyetou-tiao.cn

孙迎春最后还说道:“这样的正向管控,可以帮助我们的养殖实现过程可控制、结果可预期,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如果我们还想要更高的结果,可以适当加上逆向思维,以此在反过来调整的过程中,也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良性竞争,自主培育品种只是多了一种选择shi-ye-tou-tiao-cn

shi-ye-toutiao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肖凡

“白羽肉鸡商业育种选育方向的首要目标不断变化从1985-1990年的产蛋量,到1990-1995年的生长速度,再到1995-2005年的饲料转化率和产肉量,直至2005至今的饲料转化率。发展到2020年,白羽肉鸡的饲料转化率已经降为1.60,屠宰率、胸肉率和腹脂率分别改善到78%、26%和1.30%。”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肖凡在《基于研发蓄力中国种禽业发展》报告中称。shi-yetoutiao.cn

2021年12月1日,SZ901、广明2号、WOD188三个白羽肉鸡新品种正式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彻底解决中国白羽肉鸡种源“卡脖子”问题,有力地保障了中国粮食安全。到2021年底累计应用40.1万套祖代,饲养父母代种鸡1000万套,商品肉鸡超过10亿只。肖凡称:“‘圣泽901’配套系每年投入超1亿元的持续育种研发,截至目前,我们培育的白羽肉鸡的饲料转化率降低0.02到1.58,单只体重增加50-60g,产肉率平均增加0.1%,产蛋数平均增加1-2枚。在这些指标上,我们都已经达到的国际水准。”

目前,圣泽的祖代种鸡产能已达140万套,完全能够满足国内祖代市场需求。肖凡最后强调,未来5年,我们还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父母代种鸡产能也由2021年的1000万套扩大到2000万套;与此同时,圣泽旗下的光泽基地、蒲城基地、政和基地、甘肃基地以及以其他方式进行的产能扩张也将从6亿羽到10亿羽。我们的宗旨是“给白羽肉鸡养鸡人提供一个选择机会,促进白羽肉鸡行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食业头-条

鸡肉消费激增,Z世代群体异军突起

食业-头条

莱伽传媒总经理李丁丁

“为探讨中国鸡肉消费模式变革、洞察国内鸡肉食材消费主流趋势,《国际家禽》杂志开展覆盖全国29个省市、1672位有效被调查人员的消费调查,以此传播中国鸡肉消费声音、为鸡肉品类布局/品牌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莱伽传媒总经理李丁丁在《2022年中国鸡肉消费者调查》报告中称:“单就食用鸡肉而言,与两年前相比,26-35岁人群中,吃鸡肉频次比前两年更多,人数占比达24.5%,高出全国水平约3%;二线城市人群中,吃鸡肉频次比前两年更多了的人数占比达26.9%,比全国水平高出5.3%;与此同时,受访者中的Z世代(1997~2012年出生)几乎每天吃鸡肉的人数占比12.6%,比全国水平高出5.5%。而且,约九成的消费者均表示,未来会更多地购买鸡肉。”

需要关注的是,调查显示,仍有九成被访问人员选择超市买鸡肉和78%的人选择菜市场,56%的人选择电商平台;其中,一线城市人群中选择电商平台购买鸡肉的人数占比最高,较全国水平高出8%,二线城市人群中选择超市购买鸡肉的人数占比最高,较全国水平高出近5%。

此外,李丁丁还表示,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购生鸡肉时,更重视新鲜(95%)、安全(87%),其次是营养(63%)与价格(50%),然后是品牌(26%)和包装(16%)。在溢价支付的鸡肉产品中,更多消费者选择食品安全认证/可追溯(84.4%),其次是有机(64.7%)、福利养殖(64.5%)、品牌产品(41.9%)。“其中,调查显示,正大(69%)、圣农(41%)、六和/新希望六和(33%)、凤中皇/天农食品/清远鸡(32%)四大鸡肉品牌也成为消费者眼中最为知名的鸡肉产品。”

强化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性价比

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郑钧

2019年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我们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行业迎来了剧变,调查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民众减少了外出消费,87%的民众增加了居家做饭的行为,79%的会增加速冻预制食品的储存;消费者也因此重新定义了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概念。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郑钧在《疫情常态化下家禽食品企业的发展模式探索》中表示,“对于现阶段的禽肉食品企业而言,我们一定要思考自身企业的差异点,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今后要做更多的考虑,做别人不能做而自身企业擅长的产品。

郑钧称:“我认为,中国的经济的大形势和疫情防控的局面在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作为企业要更多的创新发展模式,考虑创新的前提是要守住自己的业务团队和先进理念,然后思考创新的问题。此外,疫情常态化也好,经济下行也好,内部我们要做到持续优化供应链的运营效果。外部通过及时的市场洞察以及高效率的应答,来做到根据市场变动进行持续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等。这些创新的目的的本质是为了强化企业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食品行业而言,好吃是一切的基础,只有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以数字化的方式和客户发生深度交互、追求品牌的健康增长,企业才能活的更久。郑钧最后强调,“因为现如今的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行为时,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性价比以及实用性,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提升自身的产品性价比,将是吸引广大社会群体的必要条件。”食-业-头-条

圆桌对话

北京华都峪口禽业公司副总裁吴桂琴:

我们的优势在哪儿,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企业家,个人也好,一定要跟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我们才会有更大的未来。

育种的逻辑是什么呢?我们的思考的逻辑是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三级需求,哪三级需求呢?第一底层的或者最终端的是消费者需求。第二是养殖端的需求。第三是自己作为育种企业的需求。

泰森中国区战略采购高级总监陆青:shi-yetoutiao.cn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不会发生改变,关键就是企业对自身的修炼。对于供应链而言,我们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柔,主要是做到多渠道、多品类布局,以此抵御外部的多种风险;快,数字化的加持让我们能够快速且精准的发现、预见并解决问题;韧,韧性本身是一种心态,更多的是对风险的防范。

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孙迎春:

实际上无论是蛋鸡还是肉鸡,疾病的防控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化繁为简,很简单的方法,把鸡比喻成皇帝,它住在皇宫里,所有的病原,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是刺客,所以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保护好,还要把皇帝自身的免疫力铠甲穿上,这样简单的比喻应该是这样的永恒的博弈。食业-头条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肖凡:shiyetoutiao

我们现在的育种起点越高,相当于站在巨人肩膀上,不仅有育种技术,还有生疾病防控、执行方案和操作规程等。但是,与国外研发有区别的是,中国的研发人员往往在某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最后的结果发生很大的偏差。因此,我们的育种也在借鉴国外育种人员的认知精神。只有保证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精准操控育种的每一个环节操作,将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

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郑钧:

接近三年的新冠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饮食习惯,然而习惯一旦发生改变,即使市场环境回到正轨,消费习惯却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从目前的消费情况来看,C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速;从国际市场来看,包括欧洲、美国和日韩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预制菜在整个食品领域的占比有着相当大的比例,甚至超过了60%。反观我国,虽然目前B端的预制菜占据主要的地位,但在C端的占比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C端会越来越集中。shi-ye-toutiao.cn

shiye-tou-tiao

阅读30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食业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

好文章,值得鼓励

好文章,值得分享
用户
反馈
APP下载
云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