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公开课:制曲,是中国一项造福人类的发明
网易酒香 2022年06月08日
芒种过后,农民热火朝天忙着收麦,酒厂则紧张忙碌开始制曲。
那么,酿酒为什么要先制曲?酒业有句行话叫“曲为酒之骨”,这是专指中国以粮谷为原料所酿的酒而言。其实除了粮谷之外,植物的果浆和动物的乳汁都可以酿酒,只是发酵所需的酵母菌较少。而粮谷转化酒,过程就要复杂很多,首先用糖化酶把粮谷中的淀粉水解为糖,再用酵母菌把糖发酵成酒。那么如何培育糖化酶和酵母菌呢?于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制曲技艺,而以酒曲为糖化发酵剂,也成为我国酿酒区别于其它国家的主要特征。
小曲酒撒曲
我国传统制曲技艺的取材,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麦子和麸皮,一类是稻米,一类是花草、药材。
麦子为原料制曲,在白酒酿造技艺中使用极为普遍,麦子分大麦和小麦,制曲有的用小麦,有的用大麦,有的大小麦混用,工艺不同,选料也各不相同。但以麦子为原料所制作的酒曲,一般都是大曲。
用麦子的麸皮制曲,在建国初期应用较为广泛,但它也是脱胎于中国传统制曲工艺之一种,在唐代韩鄂的《四时纂要·六月》中已有记载,后经酿酒专家的现代改良为麸曲,以出酒率高著称,因此得以推广应用。
稻米为原料制曲,所制成的酒曲以小曲、散曲和红曲为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而南方的发酵黄酒和蒸馏米酒所用的酒曲,也基本是以稻米为原料。
花草药材也是制作酒曲的主要原料,但必须要和麦子或稻米混在一起才行。花草入酒最早见于天子祭祀所用的秬鬯,后来多用于制作养生酒的酒曲,再后来则用于丰富和改善酒的风味,或者养生和调味兼而用之。
其实,制曲的原料种类还有很多,不仅培育霉菌的品种丰富,而且用途极为广泛,除了酿酒,也用于酿造酱油、醋等食品发酵。而且我国还是世界上利用霉菌品种最多的国家,对推动全球食品发酵技术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阅读30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食业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