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酒事|为什么酱香型白酒如此重视端午节?
网易酒香 2022年06月06日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周的《扒酒事儿》。
端午节假期刚刚过去,又是新的一周了。与大家享受假期的安逸不同,酱酒行业在端午节却是更加忙碌了。
在6月3日端午节那天,白酒一哥茅台在早上8点就开始了“端午大典”。当天早上,茅台集团领导和嘉宾集体参加端午大典祭麦活动,由茅台酒首席酿造师、首席品评师、特级酿造师、特级品评师、特级勾兑师组成的大师团队站在了最前方,以最虔诚的“三进香”仪式敬天敬地敬水。
在此前的5年,茅台坚持举行“端午祭麦”仪式,而在今年首次将这一活动更名为“端午大典”。
在赤水河的另一岸,“两大酱香白酒”的另一位郎酒也没有闲着。6月3日“郎酒端午制曲大典”也如期举行。郎酒也是连续多年坚持举行“端午制曲大典”活动。
显然,端午对于酱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那为何酱酒如此重视端午呢?其实这和酱酒的生产工艺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都知道酒是粮食发酵的产物。而催化粮食发酵成为酒的就是酒曲,正所谓“曲为酒之骨,无曲不成酒”。可见制作酒曲是酿酒工艺的重要步骤之一,要想酿酒,就得先制造酒曲,所以制曲是酿酒的开端。
端午,是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中的重要节点——端午制曲,这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周期的开始,也是茅台镇千百年来酱酒工艺的传承。
酱酒选择在端午制曲也是有讲究的。酱酒主流产区的赤水河畔从端午开始,天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非常适合酿酒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大曲微生物生长繁殖,制作酒曲的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茅台的端午大典为什么要祭祀小麦呢?
因为酱酒制曲的原料就是小麦。端午时节,正是小麦的成熟期,为酱酒制曲提供了新鲜优质的原料。所以茅台的“端午大典”在此前都被称为“端午祭麦”仪式,更名“端午大典”之后仍是举行祭麦活动。
同时,端午时节正值茅台镇的雨季,赤水河泥沙浑浊,不适合酿酒,当地的人们就有了足够时间为酱酒制曲做准备。待到重阳时,酱酒才开始下沙,端午制作的酒曲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也已经足够成熟。
酱酒酿造的季节性很强,可以说,“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是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顺应天时之举。也正是如此,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酱香酒厂就要开始忙着制曲了。
可见从古至今,端午和重阳都是酱酒酿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标志节点。如今,随着白酒文化属性的不断发展,酱酒行业对于端午制曲也自然是更加重视了,赋予更多文化价值。
阅读30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食业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