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包装:打倒“颜值即正义”!
赢销力 2021年12月20日
即便是同代人,我们对美的定义,一样是参差不齐的。
在所有关于新消费的谎言里,流毒最广的就是这句“颜值即正义”。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帮客户筛选合适的设计公司。这些设计公司里,颜值最高的产品包装一定是不知名的小品牌和只为拿奖的飞机稿。那些我们日常消费的大品牌们,为什么它们的包装反而没那么让我们惊艳?难道大公司市场部的审美普遍都不高吗?
因为真正能做大的公司,它们在产品包装上,首先追求的不是美不美,而是能不能实现生意目的。
今天,聊聊产品包装的课题。

为什么“颜值即正义”是错的?
你觉得上图里的这种着装好看吗?这是典型的“阿美咔叽”着装风格,就是“美式复古”风格。
有一阵,我很迷恋这类服装。于是,一口气买了好几件阿美咔叽的入门级品牌,RRL家的衬衫和牛仔裤。但当我春节时穿着心爱的衣服回到老家时,我妈问我“这身又破又旧的衣服是哪买的?新年也不穿件新衣服,走亲戚多丢人啊……”
虽然我的颜值不如陈冠希老师,释放不出美式复古的100%魅力。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不同人对颜值的观感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如果你觉得我拿老一辈的审美和年轻一代对比没有任何说服力,那就再看看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不是中国某县城KTV的包厢,而是我国著名艺人大张伟老师家的客厅。很显然,大张伟老师不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装修。而是刻意花了心思,才把客厅设计成了他要的“颜值”。
即便是同代人,我们对美的定义,一样是参差不齐的。
对于商品而言,我们把包装设计得很美,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被人夸,而是为了卖货。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
“你产品包装上的美,可以让百分之多少的目标消费者接受?”
如果你是农夫山泉这样的品牌,你不仅要看上海写字楼里的Tina会不会发小红书夸我美,还要看辽宁铁岭那位开公交车的张师傅是不是也觉得我美?
我们不能说Tina有审美,张师傅没有,只不过张师傅的审美标准和Tina不一样。但是,当Tina们和张师傅们的审美冲突时,品牌方就要问自己另一个问题:“谁代表了更多的消费者?”
谁代表了更多消费者的审美,谁就是企业的“颜值正义”。
显然,在这场中端饮用水品牌的审美PK里,Tina败了,张师傅胜了。
对于商业美学而言,没有高低对错,只有“美的最大公约数”。当我们在产品包装上追求颜值时,我们不能按照最高美学标准要求自己,而是要看最广泛消费者的“脸色”。
所以,靠高颜值走红的产品,一般都是做不大的产品。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是“审美素养低的人”远多于“审美素养高的人”。而且,那些“审美素质高的人”往往是掌握舆论话语权的人,那些“审美素质低”的人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
对于产品包装而言,颜值不是正义,颜值是歧途。如果包装不去追求颜值,那到底该追求什么呢?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一件事:包装到底有什么用?
包装到底有什么用?
讨论包装到底有什么用?就像讨论衣服对于我们有什么用一样。
衣服除了解决了遮羞和御寒之外,你还在用衣服传递你的身份、你的社交目的、你的价值喜好……
比如,一位Rapper会习惯穿着oversized的衣服,这种宽松的服饰表达着他们自由不羁的信仰。但即便是一位Rapper,当他去参加鸡尾酒舞会时,也会脱下那身日常穿搭,换上一件西服。
可见,衣服的功能实际上是「传递正确的信息」。
包装除了告诉你,你买的是什么东西、里面有什么成分之外,它同样是在向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信息」。
一位男生计划过年时去拜访自己的老丈人,他从女友口中得知自己的未来岳父很喜欢喝茶,于是他托熟人买了一些8000元/两的大红袍。
假设产品是一样的,他更愿意用下面哪款包装呢?
他当然会选择右手边的包装,因为左手边的包装没有传递出这半斤大红袍的正确信息——“茶叶很贵”。
像这种拿粗劣包装和精美包装对比的例子,还比较容易辨认。但假设两款茶叶包装的精美程度一样,下面两款包装的封面,你觉得这位上门女婿哪一款更好?
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会选择右边的包装。因为这款包装上加上的那句“树龄150年左右,每年只产500克”,很高级地传递出了这款大红袍是多么的珍贵。
我们在设计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再来调整一下包装上的信息。这回,那位上门女婿会选择哪款包装?
他还是会选择右边的包装,因为“树龄150年左右,每年只产500克”这句话已经传递了这款茶叶的高端,“只送给最重要的人”又帮他传达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情意”。
我们再改一下这款包装,这回所有的文字信息都不变,只是调整一下排版看看。
虽然两款包装上的信息一模一样,但是在视觉传达上,左边的包装把最该被传递的信息,放在了次要的位置,那位老丈人很可能都注意不到“树龄150年左右,每年只产500克”这行字。
这回我们连排版都不换,就更换一下这款包装的颜色,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大过年的送黑色,好像显得不太吉利;粉色太少女了,估计老丈人拿在手里都会觉得尴尬;酒红色典雅喜庆,深蓝色也很高贵,这俩还算合适……
颜色透露的是氛围和情调。就像同样一句“对不起”,轻慢地说和真诚地说,对方的反应会完全不同。
最后,我们什么都不改变,只是把两款颜色的包装,放到不同的货架上,看看消费者的反应。
酒红色的茶叶,马上就淹没在一片红色海洋里。因为绝大多数的大红袍礼盒,尤其是春节期间的茶叶礼盒,都被设计成了红色。喜庆是喜庆了,只是如果货架上的竞品太多的话,消费者很难发现。
但如果有品牌从竞争角度考虑这件事,把礼盒设计成了蓝色,反而在货架上更容易被消费者发现。要知道,消费者买东西时,商品的初次停留时间只有不到0.7秒。
你看,同样是这款名贵的茶叶,我每调整一点包装上的信息,都能影响到你的消费决策。
包装的功能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的话,那就是:传递正确的信息,并正确地传递信息。
一件商品里面有很多信息,但哪些信息更重要,哪些信息不重要?哪些信息要先被了解,哪些信息可以后被知晓?这些都需要包装来传递。这就是要“传递正确的信息”。
消费者如何才能看到你希望他看到的信息?如何能更轻易地让消费者理解你传达的信息?这些也需要包装去解决。这就是“正确地传递信息”。
包装是产品的嘴,负责和消费者的日常沟通。
我们在日常沟通中,只有说的话在理,说话的方式可被接受,对方才能信服。包装也只有“传递正确的信息,并正确地传递信息”,消费者才能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你好在哪?
买你会不会出错?


1.A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每隔60秒就要向实验者描述自己的疼痛程度;
2.B组患者则无需阐述自己痛苦。





结语
编辑:耿钰婕
视觉:李晓婷
来源:梁将军
阅读0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食业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