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登录

青海海西州农牧业的绿色变革

光明网 2022年06月12日

日前,记者从“青海这十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海西州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示范州,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26.5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7.38亿元,增长近1.5倍。

海西州委副书记、州长乔亚群介绍,立足海西“净空、净水、净土和土壤富硒”的独特优势,海西州积极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累计认证绿色产品269个、有机产品119个,分别占全省的40%、26.4%,均位居全省首位。认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9个。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122.5万亩,认证有机牧场242.5万亩、绿色有机枸杞26万亩。建成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农畜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海西的州域主体是享有“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美誉的柴达木盆地,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的核心区域。据了解,2012年以来,海西州累计投入支农资金128.08亿元,相继建成设农村道路、扶贫产业园、施农牧业、高标准农田、日光节能温室、标准化养殖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我们聚焦枸杞、藜麦、青稞、藏羊、牦牛等特色优势产业,创建都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海西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等10余个国家级、省级平台,累计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4558家,其中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1家、示范社59家、示范家庭农牧场50家。”海西州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全明说。食-业头条

在人才兴农、科技强农方面,海西州相继建成国家级农村创新创业园5个,以柴达木藜麦研发中心、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海西综合试验站等一批农业科创平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分别达78%、57%、85%。同时,组织完成农牧民技能培训3.21万人(次),农牧民实用人才培训1.01万人(次),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牧民参与到农牧业发展中。食业头条

“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现场王雯静摄shiye-toutiao

为了提升海西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整体附加值和产地品牌声誉形象,今年年初,海西州发布青海省首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完成品牌授权。通过启动“柴达木优品”评选活动,107种产品纳入“神奇柴达木优品库”,同时建立柴达木枸杞价格指数发布机制,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达92.5亿元,祖国“聚宝盆”的优质农畜产品走上东部发达地区居民的餐桌。食-业头-条

“十年来,我们互利互惠,引导小农户参与到现代农牧业发展中,不断强化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0.79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76万元,增加1.2倍,位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前列。”王全明说。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15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食业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

好文章,值得鼓励

好文章,值得分享
用户
反馈
APP下载
云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