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国标6月1日实施,为何背后的生产企业喜忧参半?
食品新观察 2022年05月29日
新国标的出台,对白酒做了重新的定义:“以粮谷为主要原料,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即白酒所选用的香料,必须是粮食和谷物,且“原酒”必须是固态发酵而成。凡是添加非粮谷来源的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的勾兑酒,全部划拨成“配制酒”,不能再叫“白酒”。
随着6月1日的即将到来,新国标在酒水界再次掀起一股热潮,白酒生产商众说纷纭,新国标的实施是一次行业的重新洗牌,为白酒企业今后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也是白酒产业转变的重要节点,但这次调整,却让很多白酒企业喜忧参半。
新国标对白酒制定了清晰明确的评判标准,让很多坚持以粮食酿造的优质企业迎来高光。白酒经营者会以更高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倒逼白酒企业在生产环节严格把关,品质上追求卓越,衍生更多优质白酒。
剑南春旗下的绵竹大曲珍品、四川宜宾的叙府大曲、泸州老窖的“特曲60版”,五粮液的“尖庄高光”、汾酒的“玻汾”等高品质粮食酒,多年来一直坚持纯粮食酿造,原料天然健康、价格亲民友好,看它的原料表,得知是物美价廉的正宗粮食酒。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些被岁月沉淀的优质酒企会继续保持口感品质,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增强白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因为大量劣酒挤占市场空间,导致良酒企业受到冲击,也让真正有品质的白酒,无法走到消费者身边,逐渐被埋没。
新国标作为酒企界的里程碑,净化行业风气,过滤掉粗制滥造的企业,给坚守质量的酒企,提供了宽广的市场,促进白酒企业在阳光下成长,打造纯正粮食酒,助推中国白酒品牌化、高端化、全球化发展,优质白酒进入国际市场,让更多外国友人熟悉中国的正宗白酒,了解白酒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白酒的迷人芬芳和绵长醇厚,增加对中国白酒的价值认同、产品认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连接中国和外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中国产品的出口奠定基石。
白酒是质量为王,所有的竞争,最终还是品质之争,这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复购,也决定了企业能否长远发展。新国标传递的“健康饮酒,健康生活”的核心理念,与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谋而合,也为“良酒驱逐劣酒”的时代揭开了序幕。
02
中低端酒企,洁浊扬清,自我迭代
新国标的实施,是对白酒行业的新一轮筛选,那些以低廉成本做假酒的企业,会逐渐被边缘。很多廉价的光瓶酒,为了追求粮食酒的口味,不惜加入大量香精,或是用酒精勾兑,对人身体的伤害很大,有些主打低端品牌酒的企业,放弃配制酒就要丢失客户,利润空间缩小。
新国标实施后,散装经营者必须做好标签标注,品质不能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否则很可能被执法部门查处。
很多中低端白酒企业,为了不被竞争对手淘汰,会结合自身发展,进行过渡、调整,在生产环节改革,对产品升级换代,融入新鲜的血液,生产出备受大众喜爱的正宗粮食酒,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提高市场份额。
新国标的实施,对光瓶酒压力很大,像牛栏山二锅头、老村长、泸州老窖二曲等深受用户欢迎的品牌酒,销量也有所影响,虽然增幅呈缓坡趋势,但是这些老牌的知名度已经深入人心,积累的资源口碑根深蒂固,在白酒市场,依然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为了应对粮食酒的冲击,牛栏山系列的“陈酿白酒”,以及老村长等调香白酒,都进行了改革。牛栏山以前的白牛二还在销售,但它将白牛二全面升级为金标陈酿,改用纯粮固态发酵;泸州老窖对不符合新国标的白酒进行停产,升级后的产品,新增“纯粮固态发酵”的标志,并在商标中强调“纯粮”二字。原料表中明确标注“水、高粱、玉米、大麦、豌豆”等符合新国标的原料,增加成本升级成真正的粮食酒。
03
高端酒顺势而为,低端酒逆流而上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指出:“新国标更多的是打击以使用食品酒精、增香增味增稠等食品添加剂为主的中小型酒厂,包括打擦边球、假冒粮食酒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以此进一步规范白酒市场。白酒新国标最大的价值是把白酒与粮食划上了等号,把粮食酿造作为中国白酒的底层逻辑,在法理上顺从了消费者的传统认知,规范了行业的相关标准。”
新国标的实施,不仅给企业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还会助推品牌企业不断迭代更多符合大众口味,又满足新国标要求的优质酒,实现领域的精耕细作,带动光瓶酒向高质量发展,严格规范白酒企业的生产经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驱逐不良作风,弘扬正能量,传递新风尚,给企业文化赋能,经过冲刷和洗礼,为白酒行业重塑天然安全的土壤,凝聚成对消费者的责任和关爱,也引导酒企回归传统,焕发白酒行业的勃勃生机,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食品新观察
阅读45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食业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