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餐饮上市潮,大变局前夜的“抢跑”
鲸商 2022年02月15日
奔向“万店时代”,“小”即是“多”。
近日,腾讯旗下产业基金投资了马永记面馆;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宣布完成6亿元融资。开年行业利好消息,给疫情阴霾笼罩下的餐饮赛道,带来一米阳光。
值得注意的是,一众中式餐饮品牌在春节前后,纷纷公布筹备上市的信息,其中包含东北轻餐“杨国福麻辣烫”、创意面馆“和府捞面”、中式快餐“老乡鸡”“乡村基”和“老娘舅”,还有杭帮菜代表“绿茶餐厅”等品牌。
回想2020年疫情暴发时,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曾公开表示,如果疫情影响持续扩大,不营业的西贝现金流只能支撑3个月。
当前,中国餐饮市场“卷”向资本市场,正在掀起的上市潮流,既是头部餐饮品牌的融资抢跑,又是大家对未来不确定性恐惧的未雨绸缪。
01
熬到了上市潮
不同于新式茶饮品牌的快捷上市路径,宣布即将上市的中式餐饮品牌,几乎都经历10余年的煎熬。
比如,杨国福跌宕起伏的经历,鲸商已在《东北餐饮帮》中讲述过了。
而此次上市早在2021年12月已有“端倪”,那时杨国福集团将公司名由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据证监会国际部披露,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了部分上市审批的相关资料。
目前进度已达接收材料阶段,后续还有多个环节等待反馈。这意味着,一旦审核通过,杨国福麻辣烫就能冲击“麻辣烫第一股”。其实,杨国福曾在2019年年末表示,“到2025年要完成9000家到10000家的规模”,只是考虑到内部竞争太激烈,最后确定9000家是合理的。能否达成此目标,此次赴港上市,亦为关键节点。
与杨国福一同准备上市的餐饮巨头,还有老娘舅和老乡鸡。
其中诞生于2000年的老娘舅,以中式快餐连锁餐厅为主营业务,面向大众消费者提供以江南口味为主,并可叠加兼顾各地餐饮美食的中式快餐产品。以“米饭要讲究”为品牌定位,强调以米饭为代表的高品质食材、标准化运营。
目前,老娘舅已在长三角17个大城市拥有近400家直营门店。曾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6年杭州G20峰会、2018年浙江省运动会等大型活动赛事项目提供餐饮服务。
老乡鸡则成立于2003年,其创始人束从轩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他从1982年就开始研究养鸡,并创立了肥西老母鸡,2012年才将品牌更名为“老乡鸡”。渐渐地,老乡鸡凭借差异化鸡汤出圈。在2016年,老乡鸡走出安徽,走进武汉、南京等地。截至目前,老乡鸡已拥有超过1000家快餐店,每月新开近20家店,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
老乡鸡还曾公开过一组数据:公司用了12年时间跨过10 亿元;又用了2年时间,跨过20亿元,从2011年到2019年,销售收入翻了32倍,年均增速在40%左右。从这张过往的成绩单来看,老乡鸡算是中式餐饮行业里的一匹黑马。
如今,这家走出安徽的品牌,已然要冲刺IPO。而就在外界热议“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名号会花落谁家时,老乡鸡的同行——乡村基,先一步于2022年1月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实际上,成立于1996年的乡村基,已经不是第一次上市了。回望2010年,乡村基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餐饮企业。但好景不长,乡村基难以一时解决口味单一、扩张步伐紊乱等问题,其股价一路下滑。最终在2016年,乡村基因亏损从美股退市。
此次卷土重来,根据招股书显示,乡村基在2019年营收32. 6亿元,其中,餐厅业务营收24亿元、外卖业务营收8. 5亿元;2020年营收31. 6亿元,其中,餐厅业务营收20亿元、外卖业务营收11. 4亿元;2021年前三个季度,营收34. 2亿元,餐厅营收22. 6亿元、外卖营收11. 6亿元。
并且,2019年,乡村基净利润为8000万元,净利率仅有2.5%;2020年,受疫情影响,集团一度陷入亏损困境,净亏损242万元;2021年前三个季度,情况有所好转,其净利润为1.6亿元,不过净利率只有4.8%。
较低的净利率,与老乡鸡平价、直营、重资产模式等定位息息相关。在疫情,以及老娘舅、老乡鸡等品牌纷纷要上市的围攻下,乡村基二次上市体现出一丝焦虑。
同样“二次”递交上市申请的,还有绿茶餐厅。
绿茶餐厅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及截止到2021年5月31日的总营收分别是13.12亿元、17.34亿元、15.69亿元、9.06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是4440万、1.06亿元、-5526.2万和4833.6万。
其中餐厅经营收入占比分别为80.5%、85.3%、85.1%、87.7%。由于外卖客单价高于快餐,绿茶的外卖服务收入较少,占比分别为19.5%、14.6%、14.8%、12.2%。
面对2020年的业绩下滑,绿茶集团在招股书中解释此次下滑主要是受疫情的影响。随着中国大部分地区疫情已受到控制,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五个月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录得强劲反弹。
然而,众多餐饮品牌在经历了艰辛初创、快速扩张、转型阵痛,甚至数字化变革后,齐聚2022年上市,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02
此时上市,意欲何为
餐饮品牌纷纷想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储备“弹药”过冬,疫情反复是主要推进原因之一。
回望疫情之前,老娘舅、老乡鸡、乡村基等餐饮品牌即便有稳定的现金流,并不沉迷与资本接触,甚至有企业喊出“绝不上市”的口号。但是疫情后,餐饮市场不容乐观,很多品牌经历了客流飞速下滑,甚至现金流危机。他们不免重新思考与资本的关系,试图通过上市来储备“弹药”,避免下了“牌桌”。
另一方面,自2021年以来,资本市场经历新消费热潮后,已将兴趣点转向了中式餐饮。特别是面食、烘焙、预制菜等品类,它们的特点为标准化、可复制性强、薄利多销。资本的投入有利于中式餐饮品牌实现规模效应,而中式连锁餐饮品牌亦能让资本在入局后较快获取回报。
并且,据NCBD(餐宝典)发布的《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全景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餐饮的连锁化从2018年的12.8%提升至15.0%。较美国的54.3%以及日本的49.7%相比,有着庞大的增长潜力。2020年中国餐饮百强公司的集中度占中国餐饮市场总收入约10%,而在美国,餐饮百强公司占餐饮市场总收入约30.0%。
所以,为挖掘深层市场价值,中式餐饮品牌扎堆2022年,竞相谋求上市。然而,此时越早实现上市的品牌优势就会越大。反之,越往后上市的品牌,在融资金额、估值空间、市场溢价方面,都会失去先发优势。
此次,位于上市大军“前排”的乡村基,就试图将募集资金用于开店扩张计划之中。根据乡村基工作人员介绍,其最重要战略是开设新餐厅,扩大市场占有率,战略性扩大餐厅网络,促进有机增长和网络效应,最终提升的品牌知名度。
按照乡村基的计划,2022年将开设约90至110家乡村基餐厅、约160至180家餐厅大米先生餐厅;2023年则将开设约140至160家乡村基餐厅、约200至240家大米先生餐厅。这一增长速度远超现有的门店增长速度。
对老娘舅、老乡鸡、绿茶餐厅等采用直营模式的餐饮品牌来说,稳定的现金流至关重要,他们都曾在辅导备案报告或招股书中表露,希望通过上市,缓解品牌对客流、翻台率、利润率等方面的焦虑,并提升门店扩张能力,强化中央厨房产能,提高市占率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在上市地点的选择上,乡村基和绿茶都选择了港交所,老娘舅和老乡鸡则选择了A股。一位业内人士曾表示,餐饮行业较依赖于现金流,港股审核周期比A股更快,这对于渴求资金注入的企业和需要变现的投资机构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总而言之,在资本的助力下,餐饮头部品牌或许可以迅速提升市占率、品牌知名度。但上市并非一颗“速效救心丸”,其中的利与弊,还需品牌辨清。
03
变局前夜的“抢跑”
过去一年,中概股“腰斩”,去年底开始资本市场热捧的“新能源”概念股,也开始回调,中式餐饮的“天花板”海底捞,市值也相较过去一年最高时缩水了76%,加之疫情的反复。宏观环境“气象表”显示,当前并不是餐饮企业上市的最佳时机。
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餐饮企业不一定能在资本市场获得预期的估值和融资规模,甚至可能出现上市破发的现象。即便如此,也还是不能让老乡鸡、乡村基、杨国福等中式餐饮品牌们放弃上市计划,或许可以用美团创始人王兴在2019年的预言来解释,“今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越往后,越等不起。如果还要从宏观环境中找到“最佳时机”的答案,那央行从今年初,降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利好因素,俗称“放水”。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2万亿元,创造单月最高历史。
国家对房地产的强管控并未放松,如果这些钱一部分能通过金融市场流向餐饮实体企业,那或许能缓解这波餐饮上市潮的融资尴尬境地。当然,以上只是理想状态。
主观方面,上市并非“万能解药”,更不会让品牌在后续发展中“高枕无忧”。拿2012年之前上市的餐饮企业为例,当时国内餐饮品牌完成上市的仅有9家,分别为百花村、西安饮食、福记食品服务、全聚德、小肥羊、湘鄂情、乡村基、唐宫中国、小南国。
它们都没有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大部分业绩也出现了萎缩,市值缩水,或退市或横盘。其中湘鄂情的股权战争、小南国的高管内斗,都成为中式餐饮的反面商业教材。
不同于第一波上市的餐饮品牌,当下冲刺上市的餐饮品牌,大部分聚焦刚需快餐赛道,以小店模型为主,有地域市场基础,也经历了互联网+餐饮的转型,都要突破新的瓶颈。而在新一轮餐饮上市潮中,也不乏保立食品这类餐饮供应链服务企业。大家争相上市,以应对未来的经济寒冬。
集体上市后,中式餐饮的行业竞争格局,又会出现何种变化?首先,在品牌知名度方面上市餐饮品牌会迎来一个阶段性提高;其次,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的背书,小店模式下的品牌加盟扩张,将往千店和万店冲刺;最后,有了资本的助力,品牌自建供应链把垂直深度壁垒建立,将是未来竞争格局中拉开差距的关键。
来源:鲸商
阅读68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食业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